“在深山里生活了大半辈子,做梦都没想到还能过上现在这样的好日子啊!”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黄荆镇75岁的老人罗应珍谈起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政策,喜悦心情溢于言表。
上图为原始森林里贫困户的生活环境;下图为环境优美的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。
黄荆镇位于古蔺县西北部,是北纬28°线上最后的“处女地”,森林覆盖率高达96%以上,平均海拔1300多米,全年有四个月以上的雨雪气候。生活在山高路远原始森林里的群众,出村买一包盐来回就得用去一天时间,“吃饭靠天,出村靠走,通讯靠吼”便是当地群众的生活写照。
上图为贫困户罗应珍搬迁前的生活环境;下图为罗应珍在易地搬迁的新家前留影。
近年来,古蔺县纪委监委聚焦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,把“三盯三公开”作为日常监督的重点,压紧压实县、乡、村三级党员干部责任,强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治理,以优良的作风护航脱贫攻坚,决胜全面小康。
上图为王小鲜和王茂林姐弟俩在老屋学习,下图为姐弟俩在易地搬迁的新房学习。
为啃下这块脱贫攻坚的硬骨头,帮助当地群众改善生活条件、提升生活质量,黄荆镇通过规划、设计、实施,历时一年,在金鱼溪边建成了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,全镇居住在原始森林里的88户贫困户全部搬入环境优美、配套设施完善的聚居点,开启了全新的幸福生活。
上图为在山上居住的贫困户林仕敏砍柴家用;下图为林仕敏(右一)搬迁后在聚居点开起了扶贫超市。
为确保搬迁贫困户“搬得进、稳得住、能致富”,黄荆镇依托国家4A景区黄荆老林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,将该聚居点打造为度假小镇,同时,引进大树茶公司、竹笋公司、蜂蜜公司等,对原有的特色农产品进行提档升级,一方面增加群众收入,另一方面增加就业岗位。
上图为贫困户杨勇搬迁前的老屋环境,下图杨勇与父母在明亮整洁的新居看电视。
搬迁后,88户贫困户中21户发展起了旅游相关产业,32名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,36人就近在扶贫车间务工,48人被聘用到乡村公益性岗位,88户贫困已实现全部脱贫。如今,在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扶下,88户贫困户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聚居点变成了度假小镇。每到节假日,泸州周边大量游客涌入此地,异地搬迁后的旅游开发,让群众真正住得下来,在家门口实现持续增收。
(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张祎鑫 整理)
皖公网安备 3408220200014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