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阳江镇西陡门8号厂区机器轰鸣,工人往来穿梭,一派繁忙有序的生产景象。该地块闲置近十年,该区纪委监委通过国有资产清查利用监督,推动解决了土地权属问题,并成功引入某环保企业,实现国有资产盘活和经济发展双重效益。
根据区委统一部署,南京市高淳区纪委监委开展国有资产清查利用监督,从房产、土地等“小切口”破题,运用数据分析、资料梳理、实地查证、访谈深挖“四维工作法”,厘清国有资产家底,精准把脉国有资产管理痛点堵点,推动深化盘活利用、完善科学监管。
“为什么在台账上看不到租赁合同上提到的这处资产?”“这处资产在管理台账上登记的面积为什么与产权证面积相差近3000平方米?”该区纪委监委通过比对单位上报数据与资产管理台账、财务账册、权属资料、租赁合同等7项数据,全面梳理资产规模与使用状态,快速锁定账账不符、账实不符等异常信息。同时,综合分析研判信访举报、巡察报告、审计报告“五类资料”,深入排查问题。
监督组践行“一线工作法”,实地走访资产2400余处,访谈人员1100余人次,着力发现资产漏报、闲置占用、租金未收、管理缺失等问题,深挖背后的履职和作风问题,移交问题线索30余条。
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,该区纪委监委推动构建“大监督”格局,督促财政、规资、国资等部门协同治理,通过完善管理制度、推进权证补办、研发在线监管系统等举措,形成监督闭环。(南京市纪委监委||责任编辑 郭兴)
皖公网安备 3408220200014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