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杨雅玲
讲规矩、守底线,首先要有敬畏心。始终保持敬畏之心,非一朝一夕之功,需持续深入的思想淬炼。警示教育有着警示震慑、触及灵魂、筑牢防线的重要作用,能够帮助党员干部自觉校准行为,让心存敬畏成为日常自觉。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警钟长鸣,精准施策开展警示教育,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源头消除贪腐之念。
深入剖析典型案例。要结合当前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新动向、新表现,及时将典型案例转化为教育资源,建立并动态更新本地区、本系统警示教育案例库。选取案例时,既要选用性质严重、影响恶劣的案例,又要关注党员干部的身边人身边事。剖析要深入,不仅讲清事实、后果,还深挖违纪违法行为发生的思想根源、制度漏洞等深层次因素,揭示其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,使受教育的党员干部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。
精准区分受教育对象。当前一些地方开展警示教育还存在内容同质化现象,导致教育与需求脱节,缺乏针对性、代入感。要精准识别教育对象,针对不同领域、层级、岗位的薄弱环节和廉洁风险点,“量体裁衣”设计教育内容。针对“关键少数”,突出落实主体责任、廉洁用权等内容,督促严于律己、严负其责、严管所辖;针对年轻干部,选取同龄人案例,引导扣好“第一粒扣子”;针对关键岗位人员,加强类案分析,侧重岗位风险防控和职业道德教育。
创新方式载体。开展警示教育,如果只满足于开了会、发了文,缺乏深入研讨和对照反思,就会流于形式,起不到思想洗礼和触动灵魂的效果。要在用好召开警示教育大会、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教育方式的基础上,增加互动式体验,通过违纪违法对象现身说法、情景模拟等形式,增强现场感和代入感。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,拓展线上教育平台,抓住节假日等重要节点,及时推送相关警示教育内容。
皖公网安备 34082202000141号